民间常见带孝礼俗和注意事项
带孝人是指:死者家属和亲戚按照礼俗在一定时期内穿着孝服,或在袖子上缠黑纱、辫子上扎白绳等,表示哀悼。带孝是对死者的尊敬,是让外人识别身份的标志,还是子女寄托哀思的载体。
时间有一月,三月,百天,一年,古人守孝最长是三年。在回灵之前,孝子孝妇所穿孝衣是麻衣,回灵之后,全家脱下麻衣,孝子改在右臂挂麻布手圈或乌布手圈,孝妇改在头上插白花,称为带孝。带孝期间,男女均穿素色衣服,不能穿红带绿,不宜嫁娶,逢有喜庆也不能办,要等到卸孝之后才补办。
死者的亲生儿女谓之孝男孝女都穿重孝(也叫大孝),即头戴白孝帽,身穿白孝衫、白筒裤、白绑腿、白布绷鞋。长子的孝帽后缀三大朵籽棉和麻团等。有的后边戴个象征性的麻辫子。闺女和媳妇的孝都用白布包头,头布是用极长的麻丝系着,披上肩上,甚至拖到地上。有的还用孝衫裹身,谓之重孝。孝布长短均有定规,如五服以外都是一个普通孝巾或者只是头上一个白箍。但个别地方也有披麻穿孝衫的。女婿孝只是一根白腰带(有的地方只是一个孝帽)。
儿女辈只戴黑纱,纯黑。
爷爷奶奶去世黑纱上别一块红布。姥姥姥爷去世黑纱上别一块蓝布(外孙属于五服之内,但不是本家人,按理应该是黑纱缝蓝布)。
死者为男性时,戴在左臂上。死者为女性时,戴在右臂上。
纯白布孝布的是“儿子”一辈的。白布上面有一点点红布的是“孙子”一辈的。白布上面有一点点紫色布的是“重孙子”一辈的。
戴孝你可以看扎在腰上的孝布是男左女右代表死者的性别。上辈或平辈人死要戴孝,下辈人死不戴孝。
儿子披麻戴孝:头戴白布帽有的帽后垂上一条白布,用白布做成袍子穿在身上为孝服,腰中扎一条反搓成的稻草绳子或者麻绳。
女儿和儿媳披发扎麻,穿白布衫裙,孙辈带上一小红帽。
家有丧事要“变白”,门及大的家具物件上贴张宽十长三十厘米左右的白纸,在乡村有田地的也要在上面插上一长白条子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