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文化对中国传统丧葬文化的影响-北京白事通网

风水文化对中国传统丧葬文化的影响

2022-07-27 14:36:33 白事通

风水文化理论形成于中国古代社会,植根于中国传统风俗文化之中,因而在阴阳宅环境选择上历来受到高度重视。东南亚、日本以及海外华人社会也因受儒道释思想的影响,故而风水文化在这些社区也一直非常流行,经商、置产、卜葬等几乎都离不开风水文化。

由于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城市化步伐加快,人口剧增并呈老龄化趋势发展,加上中国“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使得一些地区在殡葬中出现死人与活人争“生存环境”的尴尬局面。对于注重生也注重死、注重阴阳宅风水传统文化的中国人来说,几千年的风水文化对殡葬的影响不可低估。

——1——

风水文化概念及其思想起源

风水,又称“堪舆”,是中国先民对生存及死后“栖息”环境条件的选择。风水文化就是关于生存环境选择的文化。中国的风水文化首先是从阳宅环境的选择开始的。中国先民在建造房屋时选择了依山傍水、树木葱郁、环境优美的地方,并且注重方位坐南朝北,这样的房子排水条件好,阳光充足、舒适而又冬暖夏凉。

风水文化对中国传统丧葬文化的影响

我国的风水文化从注重阳宅的环境选择到注重阴宅的风水,是在汉代以后。由于我国历史上是封建帝王统治的国家,帝王将相对自己墓穴的重视,使得相宅理论中的封建迷信色彩更为流行。到后汉时,葬地风水论日益盛行。从古到今,人们把兴旺发财、多子多孙的吉凶与风水好坏联系起来。因此,风水文化不是古人凭空所造,风水文化的产生受到中国原始文化和先秦诸子百家及其后学者们自然哲学思想的综合影响,其中下面两种观念影响最深。

(一)“灵魂不死、天人合一”观

“灵魂不死、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重要命题,也是儒道两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最终回答。它虽由汉代董仲舒完整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但它最初孕育于《周易》及儒家的生态思想,并在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中得到发展完善。“天人合一”在《周易》中是以“与天地合其德”的理想来表达的。《周易》的六十四卦象整体循环象征了宇宙一切自然现象、生物和人事的变化过程。道家老子认为天、地、人、生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他认为人和自然都遵循着道所固有的运动规律,而道本身的运动规律是“周行”、“复命”,即循环演化。

庄子认为“天在内,人在外,德在乎于!”。《庄子·秋水》意思是“自然是内在的本质。人为是显露于外的东西,高尚的道德就在于顺应自然”,因而人们不应为了追逐虚名而毁灭自然的事物,而应遵循自然规律,懂得人的行为所止的界限,格守自然之本性而不迷失,以求“返朴归真”。老子与庄子都非常强调作为自我循环的自然系统在动态过程中的协调、稳定与和谐,主张把自然界的这种天然状况作为人类社会所追求的理想模式。他们反复强调天道自然无为,人道应遵从天道,顺应自然,实践无为,才能“无为而无所不为”。

因此风水文化继承了上述“天、地、人、生各大系统自我循环、协调稳定”的自然哲学思想。在人地关系上,风水思想又不同于“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人”及“地理环境决定论”等观点,风水思想追求人、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并认为和谐是达到幸运和富裕的康庄之路。

(二)“天人感应、阴阳五行互补”观

风水文化思想另一重要思想根源在于“天人感应、阴阳五行互补”观。原始风水思想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由“阴”‘阳”结合而成。阴和阳是宇宙间最基本的两种力量,生物生长、人类自我繁衍、森林的生长,风、雨、雷、电自然现象等这一切生命和非生命现象都是阴阳结合的结果。阴阳结合的场所是生气聚集之处,也就是“风水宝地”,有了阴阳也就有了生命,它是世界开始的本源阴和阳的关系并非“矛”与“盾”的对立关系,而是一种互补、互助,相依为命的共存的关系,是世间的根本关系。

《周易》的卦术认为阴阳两极的流动形成自然循环流转,这一思想具有一定生态学的合理内核,它最早阐述了日月运行、季节更替、生命机体的生长、成熟、衰老、死亡等一切对立事物的循环转化。老子则认为天人是相通的,不仅生物界有循环、新陈代谢,而且大自然、地表层也有循环和新陈代谢,大自然是“若阴、阳之气,则循环无方,聚散相求,细蕴相揉,盖相兼相制⋯⋯屈伸无方,则运行不息”(宋·张载《正蒙·参两》),这也许是世界最早的生态系统循环论。老子的这一思想深深影响了最初风水文化中的“厚养薄葬”思想,以至在西汉一段时期“厚养薄葬”之风盛行。

另外,“儒、道”生死观对风水思想的产生发展也有深刻影响。孔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道家把死看成是一种休息,即“息我以死’,从而取消了生与死的对立,既然死是一种休息,因此风水文化尤其看重死后长眠的场所,它要求这些场所“依山靠水、阴阳协调、静谧祥和”。道、佛两家主张“超生死、得解脱”,这一主张也对风水文化中“灵魂不死、祖先有灵”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灵魂不死、肉体不灭”认为灵魂必常住肉体而超生,人们超生死得解脱的道路不是圆应寂灭,而是肉体成仙,此种观点自先秦以来就已存在并一直影响着风水文化的发展,因此后来的风水思想尤其重视死后肉体“入土为安”并能得到一块“葬身之地”,希冀通过阴阳轮回早日转世回到人间。

——2——

风水文化对中国传统丧葬文化的影响

风水文化对阴宅环境选择的重视程度,自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从未被轻视过。相反,随着历史的推进它被愈演愈烈。风水文化在汉代已相当流行,东汉以后已将墓地的好坏与生者的贫富贵贱联系起来。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墓地风水文化已形成系统的理论,出现了大量风水文化方面的著述,著名的如晋代郭璞的《葬书》。郭璞在《葬书》中对风水作了如下解释:“葬者,乘生气也,经曰:气乘风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造风聚气,得水为上,⋯故谓之风水”。风水文化作为对“环境选择”的一门方术虽然流传数干年,但由于历史原因,不同学者对它的评价持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

风水文化对中国传统丧葬文化的影响

(一)风水文化在理论界的评价

风水文化及风水术自“五四”以来,尤其是“文革”期间,连同诸子百家学说一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批判。梁启超断言“阴阳五行”是中国封建迷信的大本营,把中医、风水、针灸都打入“封建迷信”。此后风水地理仅活跃于乡间民俗之中。

盖凡存在的事物,均有一定存在的合理内核。风水文化亦如此,国内外再次兴起了风水热正说明了这一点。“风水”虽有迷信成分,但却包孕着丰富的科学内含。风水产生于远古时代并发展至今,不但未消亡,反而呈现出生命力,其根本原因是风水文化有其合理的科学成分。研究证明,风水从避凶趋吉的需要出发而发展起来景观经济文化系统、风水文化与生态学、经济学、土壤地理学等科学密切相关,同时,风水文化还具有艺术性和美学方面的合理成分如秦始皇兵马俑坑的艺术性设计。中国历代的城市选址,规划布局、园林的建筑艺术,许多著名陵寝建设,都包含了科学性和精妙绝伦的合理性,这些高超技艺和思想使西方生态环境专家、城市地理学家都叹为观止,一些西方学者甚至将中国的风水文化誉为“东方文化生态”、“环境景观学”、‘东方文化景观学”等。因此,我们对几千年的风水文化,应该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它,最终去伪存真。

(二)风水文化对我国传统丧葬文化的影响

古人具有“灵魂不死、祖宗崇拜”等信仰观念,因此对“阴宅”的陵墓选址一直是古代风水理论中的重头。风水文化的数千年沉淀对当代中国甚至东南亚及海外华人社区的殡葬观念有着很深的影响。风水文化对理想墓地一般要求具有以下两个特征即统一和谐:风水思想认为天、地、人、生四大系统是一个有机统一体,要求有一个山清水秀、排水良好的环境风水文化还认为和谐才能逢凶化吉、趋利避害;对称均衡:一般好的风水地要求不发生剥蚀,具有或堆积或四神砂结构或称四象、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且具有对称性。这种对称均衡具体体现为有山有水、有高有低,中轴线平面布局要对称和谐。上述两个要求实际上包含了现代地理学和生态学的许多科学原理对风水地要求的环境中多项自然地理因素的有机协调,即有良好的地质、地貌状况、良好的水文气候因子、适中的土壤和生物物种各项因子必须统一协调,构成一个有机和谐的生态环境,这样的环境才具有更大的稳定性。阴宅卜葬地若还有四神砂结构的开口小盆地相配,则更能提高扫墓者对墓地的崇敬感,因而也是一种景观生态和景观心理结合的空间组织。

另外,风水文化对阴、阳宅的环境选择上讲求“拆成”,即根据环境条件更好地组织空间,并有所布置。在墓地选择时如果不具备前述两个条件,后代可人为将原有环境改造成有山有水、静谧和谐、对称以及“四神砂”结构的“风水宝地”。历史上有些都城的迁移都基本遵循“拆成”的风水原理,如曾发生隋唐长安离开汉朝的长安城向东南迁建于稍高处,就是为了求得更好的生态环境由于旧城被战争破坏严重,水源供应不足,水皆咸卤,不甚宜人,太接近向南流动的渭河,城内潮湿,有被水淹的危险。

当然,风水文化观念亦有许多陈旧甚至迷信的观念。例如,在民间,人死后丧家请风水先生根据死者年龄、性别、生死时刻等推算避忌生肖、出殡时间,写出安宅、定灵、灵门等一系列符咒,并用朱笔点过引魂蟠、避忌牌,然后又依照风水术中的寻龙、点穴、观砂、察水等过程。选定一个“藏风聚气”结穴之处,将穴点定,然后请人按阴阳先生所定穴位挖墓。另外风水文化观念反映社会的身份等级,佳穴需有福命才能起到福荫作用,贵宅需与福人才能相应,不同等级的人应用不同阴阳宅风水结构,否则必须作相应的拆成处理⋯⋯显然,风水文化中这些迷信思想不利于今天的殡葬建设,对此应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

联系我们

白事通网站
客服主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