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可以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北京白事通网

什么人可以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2022-10-05 14:37:24 白事通

  八宝山革命公墓是全国规格建制最高、声名最著、红色教育资源最为丰富的园林式公墓,长眠着众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战功显赫的将军、成就卓著的科学家、国际友人和仁人志士,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北京石景山区八宝山东部,长安街延长线路北,建国后,在明代褒忠护国祠基础上改建。公墓于1950年初步建成,定名为北京市革命公墓。一直用于安葬我国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民主党派领导人、爱国民主人士、著名科学家、文学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国际友人、革命烈士和县团级以上领导干部。1970年,经周总理批准,北京市革命公墓改名为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 

北京白事通网

  朱德、瞿秋白、董必武、陈毅、陈云、任弼时、史沫特莱、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等革命伟人去世后葬此。

  八宝山革命公墓在北京石景山区八宝山东部,长安街延长线路北。建国后,在明代护国寺基础上改建。分两部分,殿堂改建为骨灰堂,朱德、董必武、彭德怀等的骨灰安放在最后一进的大殿内。寺院四周是墓葬区,1950年任弼时去世后葬此,瞿秋白的灵枢后也迁葬于此。美国进步作家史沫特莱、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等国际友人逝世后也在此安息。整个墓地在苍松翠柏环抱中,庄严肃穆。 

  八宝山,实际是京西郊鲁谷村的一片土丘。它的西部在很早以前就是坟场地葬人;还有个老山骨灰堂。1950年,任弼时同志因病逝世,下葬在东部坡顶上——被称为八宝山革命第一墓。后来,开国第一任副主席之一的张澜老人逝世,葬在墓右,1955年6月18日纪念翟秋白烈士牺牲20周年时,党又把秋白同志的遗骨从福建长汀迁葬墓左,这就形成了第一墓区。接着,又扩展了第二墓区,第三墓区。墓盖都是水泥制成的,墓碑都是汉白玉石雕刻的。一共有535座,都是对革命事业有所贡献的人。其中有流血献身的英烈,也有科学、教育、文化界的著名人士。

  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史沫特莱、斯特朗的陵墓也筑在这里。这里曾一度称为“烈士公墓”,后来改称“革命公墓”,这就更加名副其实了。

  公墓大致分为墓区与骨灰堂。墓地或骨灰安放,主要是按生前政治级别而定。位于一百五十亩地公墓北向顶端的一墓区,安葬中共国家领导人及副部级以上干部、民主党派领导人士,是公墓中政治规格最高的地方。

  从按级别定面积到以价格杠杆进行调整八宝山革命公墓原定安葬对象为革命烈士,后扩大到一定级别的干部。1951年颁布执行的《革命公墓安葬暂行规则》规定,牺牲或积劳病故的革命军人和革命工作人员,经过申请批准后,均可安葬在革命公墓。而干部的级别,最初定为“县级以上及革命军人团级以上”。 

  到了1992年,革命公墓安置骨灰者的范围由县团级调整为司局(师)级以上干部,这一规定一直延续到现在。墓地的方位和墓穴的大小,和干部的级别正相关。按照规定,公墓庙前为县团级干部墓区,庙后东侧是地委级干部墓区,西侧是省委级干部墓区,再向上是中央领导干部墓区。墓穴用地,根据干部级别划分为三级区,安葬者需按各区级别顺序及面积大小使用,不得挑选和扩大。至于墓盖、石碑、月台的尺寸,也都针对不同级别干部有详细的规定。

  前来办丧者,一律凭上级单位的介绍信(注明死者生前级别、担任职务)来确定入葬者安葬在哪个墓区,没有丝毫通融。

  公墓建立骨灰堂后,也分为1、2、3……室,不同级别领导的骨灰应安放何室,置于正面或侧面,均有明确规定。所以,从遗体或骨灰的安置情况,即可看出逝者的行政级别。

  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的不只是烈士和一定级别的官员。北京市殡葬管理处处长吴增祥说,像李克农上将的父亲李哲卿老人和掩护过老一辈中央领导同志的夏娘娘等早期对革命做过重大贡献的人物,也获准在革命公墓安葬。

  据北京市殡葬管理处透露,北京市已开始重新规划设计八宝山革命公墓,计划将其建成中国首个国家公墓。

联系我们

白事通网站
客服主管微信